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优秀班主任许建全
严若秋霜化春雨,慈如暖日润新苗
《论语》有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许建全老师以"严苛"为舟,以"关怀"为楫,在教育的江河中为学生掌舵。课堂上,他对学业要求近乎"苛刻":作业批改必附评语,考试错题必究根源,学生戏称其"火眼金睛"。然而在严厉外表之下,藏着一颗柔软之心。曾有学生突发急症,他深夜驱车送医,陪护至天明;亦有贫困学子冬衣单薄,他悄然增衣填物,却只道"学校福利"。他以严与慈的双重笔墨,勾勒出师者的立体风骨。
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身实践觅真知
许老师将以劳促学活动化为“流动的思政课”。在工学交替带队期间,学生因拆解装配作业磨破手掌欲放弃,他轻抚其肩道:“当年王羲之练字染黑池水,你这双手也能磨出锦绣前程。”月末结算时,学生用首笔工资为父母购置礼物,家长含泪致谢:“孩子懂事了!”在许老师看来,流汗劳动中收获的成长,远比试卷上的分数更有分量。
毫厘之处见真章,细微之间显匠心
从班会上每个标点的修改,到学生心理记录的细致分类,处处可见许老师"既把握大局又注重细节"的作风。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他常常熬夜修改教案,连PPT的颜色搭配都要反复调整,只为找到最舒适的视觉效果。这些细致入微的片段正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具体反映。也是这种对细节的坚持,让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影响着每个学生。
后记:蹊自成处桃李芳
《史记》中记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许建全老师从教多年,未著宏篇巨论,未逐浮名虚利,却以赤诚之心育得满园芬芳。曾有学生在毕业纪念册上写道:"讲台上的粉笔染白了您的鬓角,深夜的台灯照亮了我们的前程。"如今他的学生有的成为行业精英,有的扎根基层奉献,这正是教育最美的见证——无需豪言壮语,只要默默耕耘,终会收获累累硕果。许老师就像一盏灯,用心作灯芯,用行动当火焰,照亮了一代代学子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