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结束,不少孩子感叹,“终于可以歇歇,喘口气了”。他们的暑假被各种特长班、补习班、实践活动塞满,甚至还不如上学时轻松愉快。
孩子这么累,不仅是因为家长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教育理念所误导,更重要的是广大家长都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升学是助推孩子走向成功的首善之道,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家长“不敢做实验”。
家长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理所应当。问题在于许多家长并不清楚,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是积攒金钱、买车买房,还是拼命帮孩子提升成绩?甘肃高铁学校认为殊不知,自信才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关键要素和主要动力。
在很多家长看来,自信的概念虚无缥缈。什么样的孩子是自信的?想让孩子变自信,家长应该怎样做?这是多数家长的困惑。家长拼命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其实是对自身和孩子不自信,将焦虑一厢情愿地传递给了孩子。
在家长培养孩子的实践中,以“自信”为分水岭,分为三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一是受“棍棒下出人才”的理念误导,“虎爸”“狼妈”们在家庭教育中说一不二,孩子容易变得自卑畏缩。二是受“好孩子不用管”的放任理念的影响,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也不作约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很容易自由散漫甚至调皮顽劣、任性自负。三是坚持“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呢?
首先,家长要发现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如同情心、正义感、唱歌、跳舞、绘画等。家长可以重点关注这些优点,因势利导。当孩子遇到困难、信心不足的时候,可以基于此鼓励孩子,让孩子重拾信心。此外,家长要善于将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达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的效果。比如,有的孩子比较好动、精力充沛,适合开展运动和体力劳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助人为乐,用 “多此一举”赢得掌声、增强自信。又如,有的孩子不好动,说明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耐得住性子。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深入钻研,向某方面纵深发展。
其次,家长要适时夸赞孩子。对于孩子来说,适时恰当的夸赞是最好的奖励。当孩子完成某个任务时,家长要及时夸赞、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此,孩子在之后遇到问题时会更加主动积极。不过,家长夸赞孩子也要有理有度,不能毫无原因地过度夸奖,防止孩子从自信变成自负。
再次,家长要锻炼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在日常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培养。家长不应事事代劳,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家长应该让孩子在“风雨”中磨练自我,变得更坚韧、自信。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