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刚要·五年看变化·11月24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出具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2009年的50.9%提高到70.5%,提前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目标。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难题—— 学前教育依旧在爬坡过坎 全家总动员,轮流上阵,数百小时的排队,无论是在盛夏还是在寒冬,这曾经的一幕幕记录了“入园难”这一全国性难题留给人们深深的记忆——排队不一定就能上,不排队则一点希望都没有。 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阶段,“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正是这一症结的体现。难题如何破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基本普及的目标。国务院下发了“国十条”,确定了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普及的重大政策措施。国家实施了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组织了18项体制改革试点……5年过去了,各级政府强力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绩效如何?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政府履职,不再缺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显示:《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呈快速增长态势。2014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70.5%,比2009年提高了19.6个百分点。公办园(即教育部门办园)在2011年以后呈快速发展态势,仅用三年时间占比就从2011年的10.94%上升到50.13%,集体办园和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也开始止跌回升。2010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690多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超过2000亿元,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从2010年1.7%提高到2013年3.5%,学前教育财政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这是一组漂亮的数字。 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在普及学前教育,扩展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这说明了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上真正履职了,不再缺位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表示,《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最近五年,以各地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文件的数量和政策导向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一些地方还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政府职责考核、现代化建设指标、民生工程体系、新农村建设考核等相应的政府职责指标体系之中,并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 “入园难”普遍表现为“入公办园难” 成绩固然让人欣喜,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难题。 学前教育专题评估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前教育普及率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明显高于农村。第二,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公益普惠”程度不高,公办幼儿园占比仍然较低,民办幼儿园占比过高,“公办民办并举”格局尚未形成;相当多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第三,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仍然较低。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在60%~80%之间的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平均为7.73%。2014年,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70.5%,但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2013年占比仅为3.5%。第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大多数公办园以及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日常运转主要依靠收费,办园条件较差,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家长负担较重。第五,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数量仍然不足;农村地区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仅为55.42%;有幼教资格证的教师数量占比仅为50%左右;未评职称教师占70%左右;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数严重不足。第六,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任务依然艰巨。相当多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较严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指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能在未来5年内带来巨大的新入园需求,局部地区“入园难”问题或将加剧,亟须未雨绸缪,主动研究,积极应对新挑战。完善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入园难”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前教育投入与运行保障机制,解决“入园贵”问题。完善教师政策特别是编制和待遇政策,加快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未来四大任务: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 “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二是在部署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时,要求‘提高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我们的总体考虑是,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紧紧围绕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四大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郑富芝进一步指出,在扩资源时,要充分关注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要做好新增人口测算工作,调整规划,科学布局,新建、扩建一批幼儿园,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在调结构时,要更加鼓励和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农村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公办园为主体,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在建机制时,要重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要科学核定运行成本,推动各地制定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办法,把政府投入和老百姓负担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在提质量时,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对幼儿园来说,就是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保教。关键是要抓好两条:一要建立科学的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对各类幼儿园进行质量监测评估,定期发布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二要严格规范小学招生和起始年级教学,严禁小学以各种名义进行选拔性入学考试,一年级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教学进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长“怕跟不上”的担心。 虞永平表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学前教育立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一级教育的普及必须有立法的保障,这也是世界各国普及学前教育的主要经验。因此,要从法律上确认学前教育对人生发展、对家庭及对国家民族的价值,确保学前教育的地位,确保政府的投入,确保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真正使学前教育走出洼地,稳步前行。 |
相关热词搜索:学前教育依旧在爬坡过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