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国学课》教师高章幸在课堂宣布:除了班干部外,有谁可以认全班上所有同学以及说出他们这节课的具体座位就加分;到现在为止,有谁和班上所有同学讲过至少一句话也加分。但是上课三个月了,真正能加分的学生不超过十个人。记者随后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近七成学生表示只认识室友和同班玩得特别好的朋友,班上很多人都脸熟但是叫不出名字。
曾几何时,《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曲唱遍校园内外,《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电影先后掀起过票房狂潮。虽然这些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却无不传递出对真挚的校园感情的怀念。同学关系中的单纯、干净,是其有别于其他人际关系的典型特征,很多人一辈子最好的朋友也是同学。时至今日,为何本应该打打闹闹、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不经意间走向了生疏?
也许“同窗三月不相识”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审视今天的校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间的交往确实少了很多、同学关系疏远了很多。不少学生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课余时间几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甚至在回到宿舍之后,也只是活在封闭的自我空间中,表现得很“宅”。与此相对应的直接结果,一是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测试优秀率很低。二则是学生关系的疏远,虽为同学却没有多少交往,乃至对面相逢不相识。
究其原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据报道,这位教师之所以想给认识班上全部同学的学生加分,其初衷也在于让学生放下手机、拒当“屏奴”,回归现实生活。其实何止是大学生,屏幕依赖是当前整个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病”。有人把手机比作正在摧残国人身体和精神的现代“鸦片”,虽有夸张却值得警醒。
确实,手机的普及阻碍了人们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但是,人际关系疏远的责任却并不能只推给手机。说到底,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不过都是改变人们交往习惯的外因,而关键的内因还在于我们自己。具体到大学校园中,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更加独立,自我意识更强,但是他们同时也具有缺乏互助与协作精神等特点。这些特质引导得好,大学生们可能表现为不墨守陈规,不为传统所束缚,因而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但如果引导得不好,也可能导致年轻人的颓废与冷漠,甚至引发校园恶性事件。
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健康的同学关系是个严肃命题。按照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多处于认同和角色混淆时期,面临着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的发展危机,所以发展亲密关系依然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高校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推动学风建设,以学风促校风、促班风,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学校,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谐的同学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同学关系的疏远不过是社会人际关系淡漠的投影而已。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同样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努力。每位成年人都需要从自我做起,重视传统交往模式的积极意义,拒绝做低头族,努力重建热情、包容、乐于互助的社会文化氛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