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秋意渐浓,我们一行前往伦敦参加英语教学学习,被安排寄宿在英国家庭。当接团的老师发给我们寄宿家庭的地址和信息时,紧张感油然而生,望着陌生的姓名和地址,所有人惴惴不安:我们将迎接怎样一段新的生活?居家生活会是一段愉快的经历吗?在陌生的异国家庭,语言上的障碍不去说,朝夕相处会不会因文化差异而心生隙缝?
在期待和不安中,我敲开了主人家的门,出来迎接的竟然是一位穿着灰色薄棉袍的黑人太太。黑人太太看到我,似乎并不是非常热情,只是礼节性地打了招呼,告诉我只要叫她亨利太太就好了。也许她一直接待国外的学生,见怪不怪了。当我试探地想了解家里的其他成员时,她直率地告诉我她早年就离婚了,儿子现在在美国学习,自己孤身一人生活,接待国际学生只是为了解闷。
培训紧张而忙碌,赶着末班车匆匆回到亨利太太的家往往会接近11点,可亨利太太从来不早早睡觉,而是在客厅里等我。我一回来,她总是会叫我汇报或交流一天看到或学到的,在遇到不懂的单词时会努力地向我解释,微笑着纠正我的错误;有时,当我讲到伦敦的景色或事物时,她会睁大眼睛,惊讶地会说“这是真的?你真厉害,我还不知道呢”,仿佛她不是伦敦人而我才是伦敦人似的。
在与她交流中,渐渐地了解了英国人的生活。英国人的生活似乎很单调,他们一下班就匆匆往家赶,和家人相聚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运动和阅读常常是英国人消磨时光和陪伴家人的重要方式。当然,也有人会去酒吧和教堂。酒吧和教堂在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是他们社交的公共场所。
当问起她邻居家情况时,亨利太太居然告诉我她从来没有去过一墙之隔的邻居家,也不知道邻居姓甚名谁。尽管很多英国人每个周末都会去社区的教堂做志愿者或和社区的人交流,但他们不会轻易向别人敞开大门和心扉,正如英国谚语所言——“家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个城堡,无人能入侵”。他们如同芒果,外软里硬,对人非常友善,却不会轻易走进别人的内心,也抗拒别人走进自己的领域。
而当我问亨利太太是否希望儿子从美国回来时,她反问我:“为什么要他回来呢?他有他的追求,只要他过得开心就好。”这也许就是中西方家庭观念的不同之处,在他们眼里,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会尽量陪伴孩子,见证他们的成长。而当孩子长大后,彼此要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寄宿的日子很有规律,也很快乐。可有时午夜归来,饥肠辘辘,难免会牵挂旅行袋里的方便面。几次当我提出要用一用炊具烹饪方便面时,她便一口回绝,解释说居家协议书上规定住客不能在家烹饪,不过她允许我用开水泡面。在她心目中,不管怎样,协议书上的规定绝不能违反。她似乎只记得规定的“不能做什么”,因为契约非常重要,同时却尽可能地为我提供方便。也许,这就是英国人典型的特点——和善、热心助人却谨慎、自律并恪守原则。
相处的日子并不算长,伦敦的寄宿生活却常常浮现在脑海里,一幢干净精致的小楼,一位可爱可敬的黑人老太太,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异国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