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赵磊:“一带一路”的文化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5-09-03 03:29:16

浏览量:

分享到:

 赵磊

  国内外很多学者常用地缘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工具去分析“一带一路”,但笔者更愿意将“一带一路”视为文化经济学的典型案例。只有同时实现经济收益与文化收益的,才是中国想要的、能够赢得国际社会尊重的“一带一路”产品。换句话说,“一带一路”的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是一个给各方带来实惠的经济事件,更因为它能够成为一个引起共鸣的文化事件。

  目前,对“一带一路”的前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甚至极端乐观与悲观并存的评价。其实不需要预设“一带一路”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中国人是否能够凝神聚智,群策群力,不断成长,展现一个不断进步的中国。在中央党校的课堂上,笔者常常在想,崛起的中国需要什么,如何超越“崛起困境”,即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更要成为一个受尊重的国家;中国不仅要有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更要把令人振奋的经济成就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不仅要经济成长,更要赢得民心和人心,其中,民心是全体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忠诚,人心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人心向背。

  文明型崛起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议程设置能力的提升。所谓议程设置就是“我不能决定大家内心想什么,但能决定大家一段时间集中讨论什么”。2010年,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历史规律往往是“老大拉着老三,收拾老二”。由此,2011年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日菲开始蠢蠢欲动,向中国施压。其结果是,中国西北边疆的民族问题与南海、东海等海疆问题几乎同时升温。这一时期,美国主导了亚太话语,核心词汇是如中国威胁、军购、军售、军演以及军事冲突等“冰词”。2013年9月之后,“一带一路”的提出,伴随着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一系列组合拳的使用,周边国家甚至西方国家开始热议互联互通、经贸合作、金融支持、人心相通等“暖词”。短期内,中国依然不能确定周边国家以及西方世界能否从内心接受“一带一路”理念,但这一理念显然已经成为话语焦点,有很多人开始谈论甚至慢慢喜欢上这一中国词汇。

  在“一带一路”的调研过程中,笔者常常感叹:中国人如何充满自信地去探索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种可能,逐渐拥有被国际社会所分享的文化与价值。文化自信是三大自信的基础,而文化自信的基础是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历史考验的人民满意。“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国走向文明型崛起的大道,此时中国人开始找痛点、找差距、找路径、找归属、找信仰。的确,文明型崛起的国家应该像麦穗一样,空心的麦穗举头摇向天空,而饱满的麦穗则俯身朝向大地。▲(作者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中央党校“一带一路与边疆稳定”重点课题主持人)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赵磊 一带 经济学 甘肃轨道 兰州技校 轨道运校 高铁乘务 甘肃技校 就业好 职业技校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中考失利该如何选择? 初中生学什么专业好

环球时报:阅兵方队整齐威武,掌声必压倒调侃

环球时报刊文:建议“汉语”改称“国语”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