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轨道教育 31年
华山教育集团·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轨道行列 彰显靓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汇编(2015)》连载第70

发布时间:2016-09-20 01:37:07

浏览量:

分享到:

作者:辛雅芬 魏华 王军亮出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7日

——创建融合机制 合力打造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摘要:本文总结了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在创建校企融合机制,合力打造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的几种做法。一是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集团平台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二是设计及申报政府资金扶持的项目,开展师资培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校企融合,提高集团整体实力;三是校企“双主体”培养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学校育才与企业用才相融合,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满足上海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人才;融合机制

 

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几年来,在校企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努力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区域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时间不长,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但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边干边摸索经验,在实践中积极创建校企融合的运行机制,努力寻找一条适合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一、建立校企携手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是校企融合的基础

 

(一)优化集团组织结构

 

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9月17日成立。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目前集团已经有63个成员单位,其中有10所学校、8个事业单位、26个企业、9个行业协会、3个科研机构、7个专业合作社。集团理事会是集团决策领导机构,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8名;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集团理事会日常工作。

 

为有效加强校企和校际之间的合作,集团根据上海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常态,设立了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动物科学、生物与食品、农业信息与经济等5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与对口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与现代农业职业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从而形成1个中心、5个专业方向的组织机构,达到了层次少、幅度大、效率高的目的。

 

(二)构建集团内部管理机制

 

1.制定章程,订立合约

 

集团为明确成员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利益的分配和协调机制,在认真分析彼此的利益诉求基础上,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集团章程。集团成员均以承认章程为基础,订立合同、协议等契约形式建立法律关系,企业和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2.建立信息沟通联络制度

 

为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增进成员间的联系与交往,避免信息不畅通、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等情况,集团设立了专门网站,由秘书处负责更新和日常管理维护。每一成员单位均有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提供各自信息的原始资料,集团秘书处在网站上发布与沟通信息,形成信息公开、及时、共享的局面。 

 

3.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

 

为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对接达到快速高效,集团不定期召开校企联席会议,召集各校校长和企业老总、人力资源部经理共同探讨协同产业升级、符合转型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明确共同培养人才的“双主体”单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具体培养方案,解决在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三)加大政府扶植力度

 

政府统筹协调、大力扶植的作用至关重要。上海市教委通过项目化运作形式向集团每年拨款不低于200万元,这对扶持集团的启动和运行、协调集团各方的利益、搭建合作平台、保证集团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政府的鼓励和推动下,促进了上海国有和民营农企的积极性。如光明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光明荷斯坦有限公司、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都积极热情地参与校企合作,使得企业与集团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提高。 

 

二、共同开展项目研究是校企融合的纽带

 

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在培养农业职业人才过程中的融合。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自2012年起,设计并实施了7个大的研究项目,分别为“上海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试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农业教育型企业培育典型试验”“国际水平园林绿化专业标准开发”“中职园林专业双证融通模式探索研究”“中高职教师一体化办学能力和国际化教学水平培养项目”“上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等。在这些项目中,有些项目还设立了若干个子项目,由不同学校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要求分别实施。9所学校和20个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既获得了硕果累累的研究成果,又形成了学校和企业更加紧密友好合作、其乐融融的局面。

 

(一)通过项目研究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

 

在《上海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试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分列为8个子项目。由8所学校分别和至少一个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如: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市花卉良种试验场、上海闵行区苗圃等多家企业“‘双导师、多基地、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上海市园林学校与上海沁文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园林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上海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与逸林园林有限公司开发了“园林专业‘做学一体、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园林专业‘校企合作、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是和德国与上海上房园艺公司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步探讨的。上海食品科技学校与上海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开展《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向多元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是上海工商信息学校与青浦农技推广中心、上海永胜瓜果专业合作社、上海佳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禾和花卉专业合作社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有效设计和实践。可见,项目连接了学校与企业共同做事业。

 

(二)通过项目研究促进教师走进企业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被列为集团的重点工作。

 

1.集团开展教师企业生产实践培训

集团以上海市中职教师企业生产实践市级培训项目为契机,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合作建设教师生产实践基地。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开展生产实践能力、转换新技术为教学内容技能,使教师不断的接触新工艺、新技术,达到教学内容与生产发展同步。在上海市教委及学校共同资助下,2013年和2014年暑假,4所学校的6名教师参加了企业实践市级培训项目,在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践,企业安排技术专家与学校教师相互交流,共同研究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问题,有的教师还拍摄了微课程,将教学由“静”变为“动”,能够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2.集团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为进一步帮助教师提升职业教育理念,掌握农业职业教育规律,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集团对各专业的专业带头人、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统一培训与测评。在统一培训与测评基础上,又进行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有10名骨干教师每人负责开发一门项目化课程,并要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设计课程项目、开发教学材料、确定课程教学和评价标准,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实践相结合。这种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对接与互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

 

(三)通过项目研究增强集团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

 

2013年,集团向上海市教委申报的“国际水平园林绿化专业标准开发”“中职园林专业双证融通模式探索研究”“中高职教师一体化办学能力和国际化教学水平培养”等项目,分别由不同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专业委员会负责人需要召集其他学校负责人共同参与,促进了校际间的联系和了解,巩固和加深了合作基础。例如具有园林专业的4所学校,通过项目实施,大家形成共识,准备设置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统一的课程规范,甚至达成了共同开发微课的合作意向,这有利于促进了集团教育的均衡性、提升集团人才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项目连接了技术专家与教师共同做研究。

 

三、“双主体”合作办学是校企融合的助推器

 

学院与企业的“双主体”育人有三个特点:一是学生具有两种身份,即企业“准员工”和学院学生,学习期间享受企业提供的“准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毕业后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二是人才培养过程做到“五个共同”:校企共同制订符合企业要求的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评价和监控教学质量、共同负责顶岗实习和就业,确保人才培养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三是实行多轮工学交替,学生无寒暑假,但可享受企业员工的放假制度,三年累计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安排实习和教学,保证毕业后上岗的有效对接。

 

校企“双主体”培养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推动和促进了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的融合。从2011年至今,已有9个专业分别与企业共同开设了“双主体”合作班,其中有:“光明荷斯坦班”“光明米业班”“城市超市班”“上海之根农业旅游班”“安评班”“捷睿软件班”“农信班”等17个班级,为上海农业一线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这些校企合作班的开办试点得到政府、社会、媒体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集团组织实施的“涉农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双主体’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成果,荣获了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

 

(一)探索“双主体”模式,为农业企业培养生产急需的技能人才

 

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是上海最大的农业企业之一,公司与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系合作,借鉴德国“双元制”大学的模式,实现“五个共同”和五轮工学交替,为积极探索“双主体”培养现代农业职业技能人才的机制,率先在园艺专业2011级,组建了以企业冠名的“五四班”。“五四班”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准员工。该班以五四公司职业要求为导向进行学习,依公司生产过程安排实训,学生享受公司的员工生活补贴。2014年7月毕业后即成为了上海五四有限公司的正式员工。

 

(二)破除政策“瓶颈”,定向培养“本土化”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才

 

崇明县针对其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的实际情况,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了进入一线农业单位的学历门槛,使高职毕业生有资格进入农业基层单位的编制;县农委通过广泛宣传动员、遴选出有志献身农业基层工作的青年,签订毕业返乡务农的协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自2012年起至2016年,在学校所设置的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等7个专业领域,每年为崇明县定向培养10名紧缺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政府、行业、学校三方采取了联动措施,解决了一线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合力定向培养大学生农机手

 

为了满足上海一线农机人才需求,在上海市农委的支持下,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2010级、2011级开办了两个“农机班”,培养一线急需的拖拉机手、插秧机手、收割机手。2013年又与上海最大的粮食生产企业——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光明米业班”,为其培养农机、植保复合型人才。这是上海在中断了20年后再度培养“科班”出身的农机手,也是上海市首次培养的大学生农机手。学生具有准员工身份,学习和工作齐头并进两不误。

 

(四)校企合作培养畜牧兽医紧缺人才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50多年奶牛饲养经验的综合性牧业服务公司,曾为中国奶牛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企业新型的基层技术人力资源明显不足。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其合作,在2012级、2013级连续两年举办了“荷斯坦班”,试点培养畜牧兽医。试点班学生边读书边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企业每月给每位学生支付一定的生活补贴。毕业后即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为鼓励学生毕业后稳定在企业工作,毕业后3年内每工作一年,学院以就业奖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额度为1年的学费额,并为有继续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优惠与帮助。

 

双方共同研讨,设置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改革方案,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任务中,形成“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按照牧场的岗位设置6个学习模块,学生在第三个学期到牧场实习,企业和学院教师共同执教。真操实练的学习奶牛消毒注射、人工授精、产后护理等技术。其操作规范性及实用性都是学校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双主体”合作办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为农业企业培养服务型人才

 

农业转型发展产生了农业服务业,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服务型人才支撑这一新兴产业已成当务之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城市国际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雪浪湖农家乐观光休闲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办学。在2012级、2013级连续两年举办“城超班”“上海之根观光农业班”;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捷睿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捷睿软件班”和“农信班”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服务型人才。

 

双方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行业服务标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共同安排教学计划,合力开展教学活动。双方共同向集团申报“农家乐餐饮服务”课程开发项目,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化,落实企业实践教学场所,保证课程教学理实一体。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项目(中文组)获得三等奖。双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建立了有效协商沟通机制,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全程监控制度。在学校进行学习成绩考核,在企业建立《学生培训记录表》《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等,考核学生工作态度、岗位的实践技能水平等,双方互相监督,教学质量高。经过双方共同培养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工作岗位,也让学生更早的接触到社会,学会做人做事,有利学生发展的,增强就业竞争力。学院还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道德与服务礼仪方面的培训,使员工增强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了双赢。 

 

(六)为生物医药行业培养国际型技能人才

 

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是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实验动物行业是生物医药产业极其重要的基础条件,属于农业产业的延伸和交叉行业,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新药上海安全评价中心联合成立了“安评班”,在安评中心设实习基地,双方联合培养动物实验人才。双方修订教学计划,专门开设了企业所需的实验室GLP认证、动物药理和毒理强化等课程、在安评中心企业进行授课,安评中心利用拥有美国实验动物培训课程包的优势,对学生开展网上实验动物学习,获得美国实验动物相关证书。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在安评中心学习和实习,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大多数留在中心工作。“安评班”至今已经开设了2届,共有31名学生参与了“安评班”。为适应行业新常态,双方正在设想发挥资源优势,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建设动物实验人才供应基地或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前的一个综合实训平台。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典型案例 职业教育 全国

精彩专题 MORE >
升学渠道 中考失利该如何选择? 初中生学什么专业好

职校光有高“就业率”不够 更要提升人才“含金量”

农民职教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免费回电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QQ空间 官方媒体咨询详情
甘肃北方技工学校 - 在线老师 亲是想了解哪个专业呢?发些专业明细给您参考一下哦~可以吗?